close
這次回台灣生活了兩個月多,除了享受很多美食跟逛街外,大部分都過的很好;但是最讓我受不了的是,聽到很多人常愛說:「大家說…」或是「人家會怎麼看待…」;每每聽到就讓我覺得真是───受夠了!有不少人以一般社會觀點來看待別人的同時,也用他人已經發生的世界與事件來架框或評斷另一個人的生活行為模式,我想這是一個很不公平且不客觀的態度。

之前網誌好友Angie提到中西文化衝擊跟文化差異下,別人的熱心也有時候會造成他人的困擾;對我來說,也有某程度上相當的認同與體會。雖然也有時時謹記年長者常提醒我:「參考別人的意見」,但是往往對方說這句話時,無非要人聽從,而不是單純要人作為參考。剛到英國時,剛開始覺得怎麼西方人這麼冷漠,漸漸習慣後,原來不是冷漠;而是在客觀立場看待事情,未能處他人立場來看待事情。相較之下,隨便給個自己的直接的想法意見時,未能瞭解他人立場著想而作隨便下評判,與冷漠不下評判是兩個不同層面的問題。如今做研究,常常引經據典作為文獻參考;並在英國的人文環境下,耳濡目染,發覺很多事情不是自己眼觀直覺認知就可任意自訂事情的始末真實性。

一般看到事發而聯想到事情,並直覺產生的意見,可說是個人單純的想法或是意見;建議或聽從對方的想法而作裁決,都是自己的選擇的接受的過程。應是一種自主思考下而下的評斷,而非社會系統壓制下人思想上的盲從。在台灣常常見到學校裡學生都不敢舉手表達意見,因為過去(七○年代興盛的填鴨教育與板子教育)說錯答案就被責罰的一個教學程序,導致學生思想被壓制,不敢有自己的思想,只有被壓迫接受統一的正解。可是學校外,大家似乎也都很有自己的意見與想法;卻沒有自主能力作評斷;就歸咎於責任歸屬問題,誰也不想承擔錯誤而受責罰。我想最經典的例子就是父子騎驢,別人不停得出意見(大家有權利發表意見,只是相對也得尊重他人自主決定),父子兩人聽從(沒有獨立思考什麼事對自己最適合的結果,只一昧譁眾取寵),而到最後是父子兩人誰也沒騎驢,兩人邊走邊牽著驢(有工具卻不會善用)。

社會上大多人都很會給予他人意見,但是提供意見的時候,卻未清楚表明是說者個人單純的想法跟建議,而事情好壞由聽者自己裁決定奪。可是當說者提供意見的過程時,口沫橫飛,好似身歷其境;每個人都是意見推銷家,卻沒好好來思考自己是否顧慮尊重聽者的意願。還是只是自己不負責任地想推銷自己的想法,屆時東窗事發,或是災難連連時,意見推銷者又是一副「只是一個建議,聽不聽在人」。這與「貨物既出,概不退還」的買賣交易方式,又有何不同呢?或意見演說者本人常常會栽贓到他人身上,藉由「某某人說」、「人說」或是「聽人說」的方式。一種不怎負責任的態度,也不考慮意見產生後果。

那麼當他人索取意見提供時,是否真的要給予意見呢?這就看事情本身與說者本人的意願了,聽者本身也需自知之明───事情的結果與提供意見者往往是沒有絕對關係,說者以提供建議並說明是自己單方面個人想法,而闡述單純個人想法。另一方面,聽者自己裁決斷定該意見的可行性與有效性。若一個聽者事前並沒有索取意見提供或方針指導時,當說者若熱心想幫忙時,仍有可以給予輔助的功能;只是意見推銷時,也必須瞭解聽者的意願為(讓聽者成為一個意見的受惠者;而非受害者);另外,也需瞭解事情的始末過程,才能客觀地提供合理的想法與建議。不是見山就想開山,見河就想疏導,這麼一個直接的單純想法。當他人不去瞭解環境背景與人為因素下,強迫對方接受意見時,這是否是一種不尊重他人的行為呢?

我今天寫這篇文章也是一個自己在環境影響下的心得,也像是一種聲明。或許有些人會曲解意思;誤認我對他人意見的不屑,事實並非如此。我尊重旁人給予的意見指導,但我也自己本身有取決自主的能力。不管我自己的決定或是接受旁人給予的意見,都是我自動或被動接受的過程與結果;不管事情發生或結果的好壞,我也不能推託為他人的陷害。也不論事情結果,我也得自己承擔責任,也無須他人替我自主的決定承擔人生責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4ali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